追“光”20多年!这项“成都造”,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
1999年,他们被一张光学屏幕样品所震撼,毅然踏上创业之路,在双流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制作出中国第一块120英寸背投影光学屏幕;如今,他们的光学屏幕年销量已经达到18万张,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是海信激光电视等产品的最大屏幕供应商。
一路“追光”二十余年,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菲斯特”)攻克全球性技术难题,成为全球仅有的两家掌握超大尺寸菲涅尔透镜制造技术的企业之一,获得中国专利银奖、“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胜奖等多个荣誉。公司的新基地已竣工并部分投产,迈向“百万片屏幕产能”的新阶段。
“我们生在成都、长在成都,未来还要在这里继续深耕发展。”菲斯特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吴庆富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推进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今年已经79岁的他,常常感叹自己“根本停不下来”。

▲菲斯特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吴庆富
“全国第一屏”卖出3.5万元
产自成都双流的农家小院
走进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菲斯特本部研发生产基地,只见一块块新鲜出炉的光学屏幕产品透出高级质感。“菲斯特”正是英文“First”的谐音,寓意着公司对“第一屏幕”的不断追求。
而说起这个目标和初心,还要追溯到20多年前。吴庆富生于南京,长于重庆,1988年作为高端人才被成都市科技局引进,加入成都高新技术创业中心。这期间,他结识了菲斯特的另一位创始人张益民。
1999年初,张益民从美国带回来一份光学屏幕样品,瞬间将吴庆富吸引。因为尽管该样品只有A4纸一般大小,但是却代表着最新的技术方向,能够让屏幕变大,显示效果更好。因为在当时,32英寸的屏幕就已称得上是“巨屏”。“我们自己能不能造出来这样的光学屏幕?”有了这个念头之后,身为高级工程师的吴庆富立即开展项目可行性评估。
吴庆富回忆,当时他翻遍了身边所有能够找到的资料,又与四川大学做相关研究的教授进行了一番深度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这项技术在国内尚属空白,很有难度,但同时也极具发展前景。基于这一评估结果,成都高新创业技术中心决定支持这个项目,于是,吴庆富与张益民共同携手,开启了创业之路。

▲吴庆富
“我们在双流租了一个农家小院的闲置厨房,作为临时实验室。”吴庆富介绍,当时资金紧张,创业的条件也非常艰苦,为了节省成本,团队只能在简陋的环境中展开攻关。
最终,他们在水池里成功造出了中国第一张120英寸背投影光学屏幕,并在一个全国性的会议上以35000元的价格卖了出去,这也让吴庆富更加确信产品的前景。
首创!这项专利突破世界性难题
吴庆富告诉记者,公司是1999年11月18日正式成立的,也就是公司第一张屏幕成功交付的第二天。随后几年,公司完成3000万元首轮融资,又获得了几项国家发改委的专项支持,致力于大尺寸菲涅尔透镜的生产。
大尺寸菲涅尔透镜,正是菲斯特从成立之初就全力主攻的方向。据了解,菲涅尔透镜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汀·菲涅尔(Augustin.Fresnel)发明的,是一种通过在其表面刻有同心圆纹路来实现光线聚焦或准直的薄型光学元件。也就是说,要想规模化生产大尺寸光学屏幕,首先必须具备规模化生产菲涅尔透镜的能力。
但是这并非易事。吴庆富介绍,创业之初采用的方法虽然也能生产出成品,但是效率太低。为了真正实现产业化,公司陆续引进大尺寸高精度专用生产线,2012年又引进了纳米级超精密加工机床,提升产品的结构精度。

▲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车间 资料图
不过,吴庆富告诉记者,这些其实仍然是传统的技术和设备,无法真正解决高精度、高成本、产能低等问题。受设备的局限,菲涅尔透镜规模化生产无法突破2米的最大直径,而大尺寸光学屏幕所需的菲涅尔透镜,直径要达到4-5米才能满足要求。
“没有现成的设备可用,我们就另辟蹊径。”吴庆富介绍,公司2014年引进了“光学压印”辊筒超精密机床,而这原本是用在其他制造领域的设备。公司巧妙应用这套装置,全球首创锥形辊筒专利技术,成功实现大尺寸菲涅尔透镜的连续生产,突破了超大尺寸菲涅尔透镜制造的世界性难题,并且产品更轻更薄。
爆发!将实现年产300万件光学屏
2015年4月,在北京InfoComm China展会上,菲斯特自主生产的超短焦菲涅尔光学屏幕正式发布,将菲涅尔透镜的厚度从3毫米缩减到0.3毫米,让参展的日本厂商大为惊叹。
2019年,菲斯特乘势而上,推出了超短焦激光电视菲涅尔投影屏,并在随后一举超越日本竞争对手,成为国内外这一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
凭借独创的大尺寸菲涅尔透镜模具锥辊制造方法,菲斯特于2020年获得了中国专利银奖。

▲首创锥形辊筒专利技术 资料图
2023年3月,菲斯特获得“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优胜奖,业内声誉再上一个台阶。经过多年以来的持续攻关,菲斯特成为了继日本DNP公司之后全球第二个掌握超大尺寸菲涅尔光学透镜技术的企业。
在菲斯特公司展厅内,展示着多个品牌的激光电视,其震撼的大屏幕都出自菲斯特。吴庆富介绍,目前利用公司独创技术制造的屏幕已经超过100万件,远销海外28个国家和地区,并已成为海信、长虹、小米、峰米、坚果等国内激光电视主流制造商的标配产品。“海信的激光电视大部分都是用的我们的屏幕。并且我们不光是其最大的供应商,还成立了合资公司推进全方位的合作。”吴庆富说。
目前,菲斯特的12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生产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吴庆富介绍,今年公司还计划发布全球首款150英寸激光电视光学屏幕,不断创新突破。

▲菲斯特科技生产的激光电视光学屏 资料图
在产能方面,菲斯特位于眉山天府新区的激光显示光学屏制造基地已经竣工并部分投产。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200亩,是全球最大的激光显示光学屏制造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光学薄膜生产基地。待新基地全部投产之后,菲斯特将具备年产300万件光学屏和3000万平方米光学薄膜的产能。
尽管已经79岁,但吴庆富仍旧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我现在还是停不下来。”他表示,公司已经建成了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三级中试服务平台,正在与国内顶尖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开发。未来,菲斯特还将继续在成都深耕,将创业精神发扬光大。
来源: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摄影 周仕军 编辑 向财霞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les/202507/a54bfd25d5754b8b5277c97eed3b8ae4.html?fromUdid=0a76dab7-4a68-4fcf-841d-00a121a6c680